去年以来,汉阴县聚焦政府职能转变、社会治理创新、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教育和医疗资源均衡布局等方面存在的堵点和难点,坚持问题导向、破解发展桎梏,确定12类156项改革事项。通过不断细化举措,汉阴县推出“国企带镇村”“1522”县域医疗共同体建设等16项具体改革事项,有力打通了相关领域的机制性梗阻,让百姓真正享受到改革带来的巨大红利。
营商环境实现新突破
6月18日,安康太伦新材料有限公司二期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推进中。“营商环境是企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在推进二期项目过程中,但凡遇到困难,汉阴县的相关部门都会主动协调沟通,为企业发展想办法。7月,二期项目就要竣工了,未来我们还将在汉阴县加大投资。”谈及未来发展,公司董事长王伦军信心满满地说。
今年以来,汉阴县聚焦深化“营商环境突破年”,把一流营商环境作为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来抓,着力打造政府最诚信、企业最舒心、办事最高效3张名片。汉阴县精准保障土地、水、电、气等项目落地要素,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推出“最多跑一次”1339项,“零跑路”1052项,“一件事一次办”改革事项18项,全县18.64万件政务服务事项实现零失误、零差评、零投诉,成为全省首个获得国家级政务服务标准化试点创建资格县并顺利通过中期评估。汉阴县营商环境评价位列全省前列,政务诚信评价连续两年居全省第一,成功创建为全省第三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获评全省践行新发展理念先进县。
为乡村振兴点燃新引擎
6月15日,汉阴县双河口镇龙垭村果蔬产业园大棚里,数十位村民正来往穿梭,有的忙着采摘、分拣黄瓜,有的忙着搬运……“去年以来,镇上依托‘国企带镇村’新发展模式,盘活龙垭村60亩闲置果蔬大棚,种植了黄瓜、羊肚菌等时间短、价值高、见效快的产品,通过‘国企+技术指导+基地+农户’的方式,带动附近村民增收。今年,公司又和陕西沃霖农业工程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在当地建设镇级设施果蔬数字农业融合发展示范基地。该项目建成后将提供就业岗位30余个,预计年产值可达300万元。”汉阴县双汉实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梁轶说。
为破解农业产业发展难、村集体经济壮大难、农民群众持续增收难等问题,汉阴县创新推行“国企带镇村”发展模式,以“1+10+N”的股份合作方式,成立汉阴县乡村振兴集团及10个镇级子公司,构建国企、镇、村和农户发展共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紧密型利益共同体,切实盘活了乡村资源资产。如今,汉阴猕猴桃等土特产销往省内外;三柳村被评为2023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县142个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经营性收益实现10万元以上。“国企带镇村”模式以其引领性、独创性、实效性,入选中国改革2023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案例。
民生保障更加有力有效
6月18日,汉阴县漩涡镇中心卫生院内,患尿毒症的田堰村村民陈松林正在接受血液透析治疗。谈及近年来县域医共体带来的就医环境变化,陈松林连声称赞:“我和母亲都患有尿毒症。过去,我们每周要到县医院做3次透析治疗,每次来回耗时长,人也受罪。如今,我们再也不用来回奔波了。”
2023年7月,漩涡镇中心卫生院在县域医共体总院帮扶下建成血液透析室。自血液透析室投用以来,陈松林母子就搬回了老家,每年不但可以节约2万余元的生活开支,报销后母子2人每年只需花费1万元左右的医药费用。
改革举措行不行、成效好不好,群众感受最深刻、最直接、最真实。今年以来,汉阴县持续加快推进县域紧密型基础教育、医疗健康、文化服务“三个共同体”建设,着眼于教育发展优质均衡、医疗卫生普惠便捷、文化供给融通增效等具体目标,深化集团化办学改革,挂牌运行4个教育集团,近1.2万名乡村学生选择在家门口的学校就读,有效缓解了“城挤、镇弱、村空”等问题;组建县域医共体总院,以医保基金、公卫资金“两个打包”强化利益联结,做实分级诊疗,形成15分钟医疗圈,县域内就诊率连续3年保持在92%以上,个人卫生支出占比从30%以上降至27%,医保资金从连年超支到结余1200余万元,群众获得感持续攀升。
“今年以来,汉阴县持续深化‘三个年’活动,坚持前瞻思维谋项目、链式思维聚产业、闭环思维抓招商。下一步,汉阴县将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发展,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汉阴县委书记刘飞霞说。